鲁丽塔的英文拼写
1、洛丽塔的含义:在日本,Lolita这一词汇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它代表的是天真可爱的少女。通常,14岁以下的女孩被称为Lolita,简称为Loli,即萝莉。由于Lolita的英文发音与汉语中的Lo相似,因此在中国,人们通常将洛丽塔简称为Lo裙,而喜欢这种风格的女性则被称为lo娘。
2、洛丽塔(Lolita)这一词汇是英文“lolita”的中文音译,两者在含义上是对等的。 Lolita洋装的设计灵感源自欧洲维多利亚时代女童服装以及洛可可时期的精细服饰,并受到了西方哥特与朋克次文化的影响。这种风格因其与小说《洛丽塔》中女主角的装扮相似而得名,逐渐演化为一种独特的时尚潮流。
3、萝莉的英文:lolita,缩写:loli lolita 含义:洛丽塔(比喻有魅力的少女)用法 Loli该词为lolita的简写。“LOLI”一词,原本源自俄国文学家Vladimir Nabokov(1955)的畅销小说《Lolita》,内容描述一位大学教授爱上一个12岁女孩的故事;曾改编同名电影《洛丽塔》,剧中女孩设定为15岁。
4、洛丽塔是英文“lolita”的音译,在中文中通常用来指代这种服饰风格,两者指的是同一个概念。Lolita洋装的风格灵感源自欧洲维多利亚时代女童服装和洛可可时期精细的服饰。这种风格受到了西方哥特和朋克次文化的影响。
5、源于美籍俄裔小说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ovich Nabokov,1899-1977)于1955年所作的长篇小说《Lolita》(中文通常译为洛丽塔,或是罗丽泰,抑或萝莉塔)。《Lolita》描述一名中年教授迷恋上12岁女孩Lolita的故事。
6、“洛丽塔”在流传到日本后,被赋予新的意义,“Lolita”衍生成为天真可爱少女的代名词,把14岁以下的女孩称为“Lolita”,简称为“Loli”,也就是萝莉!因为Lolita这一英文单词的开头发音接近汉语中的Lo,所以大家也常常会把洛丽塔直接简称为“Lo裙”,喜欢洛丽塔的女生被称为“lo娘”。
什么是洛丽塔?
洛丽塔在西方文化中的含义:指一种特定类型的女孩:即魅力无法抵挡的未成年少女,通常描述为穿着超短裙、化着成熟妆容但又保留着少女刘海的女生。简单来说,是少女尝试穿着成熟女郎装扮的形象。
在日本,“洛丽塔”女孩通常指14岁以下的女孩,这种称呼态度转变为“女郎强穿少女装”,即成熟女性对青涩少女的向往。几乎所有东方风格的“洛丽塔”服装,都以电影《下妻物语》中的宫廷娃娃时装作为标准来打扮自己。这种风格由此传入香港,再影响到广东地区的洛丽塔文化。
洛丽塔原意是指那些9-14岁干净、透明年轻的身体里充满精灵般的致命诱惑,尚未发育成熟的身材与散发着自然光泽的肌肤,毫不设防的行动方式,令人爱不释手的同时却又不忍触碰的少女。我们最早听到的洛丽塔,是一本小说的名字和一位12岁少女的名字。
然而,当这种潮流传到日本后,日本人将其视为天真可爱少女的代名词,将14岁以下的女孩称为“洛丽塔代”,态度变为“女郎强穿少女装”,即成熟女人对青涩女孩的向往。在东方,“洛丽塔”造型大多以电影《下妻物语》中的宫廷娃娃装为标准。港版“洛丽塔”由此而来,而粤版洛丽塔也效仿香港。